教师空间

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

结构化学习中促进小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的评价研究(张玲丽)

结构化学习中促进小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的评价研究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 张玲丽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展开数学结构化学习可有助于学生针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而数学表征能力作为学生数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加以重视。本文首先针对结构化学习加以阐述,其次,针对结构化学习中促进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策略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切实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小学数学;数学表征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即为数学表征能力,此也为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而言,具备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将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

一、结构化学习阐述

结构化学习即指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展开整理及归纳,对知识结构加以梳理,使所掌握知识以条理化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为逐渐积累所形成的并非为在头脑中堆积的。经心理学研究发现,学困生、学优生两者在知识组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优生头脑中的知识为系统性且有组织性的,所掌握知识点以层次展开排列,且各知识点间存在相应的内在联系,具备结构层次性,而学困生头脑中的知识则为水平排列方式,为孤立且零散的。由此可见,数学学习活动中,结构化学习具备重要意义,当学生以层次网络结构的方式存储知识时,可有效提高知识应用时的检索效率,为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提供依据。

二、结构化学习中促进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策略

(一)由操作表征到图示表征,推动经验转换

首先,操作表征可使数学问题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为解决学生思维形象性、数学知识抽象性二者间矛盾的有效方式,借助操作还可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展现,推动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如小明家同学校的距离为250m,小明早上从家里出发去往学校时,距离家100m时发现红领巾忘记带了,随后,小明便回家取红领巾再到学校,请问小明一共走了多少米?这种问题的提出,学生多会对半路折回的信息加以忽视,而小明上学的路线最终为怎样的,可借助实践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题目内容形成清晰了解。其次为图示表征可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呈现。师生经长时间积累创造出诸多图示表征方式如符号、图形。学生借助数学对应,实现丰富的数学思维的展现,面对不同数学问题处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韦恩图、数学知识树及线段图等较为复杂的表征,帮助学生对题目思绪加以梳理,实现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如以“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内容时,教师可设置如下判断题:2m长的绳子可围出1㎡平方米的面积,学生借助图示表征的应用便可对此句话中的问题加以判断。因为1㎡的正方形,边长则需1m,而周长则需4m,因此,需4m长的绳子方可为围出1㎡的正方形面积。由此可见,借助图示表征的应用可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呈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二)强化数学表征意识,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数学表征意识的强化,首先为强表征意识。此即为将被动变为主动。表征数学问题为一种能力,也可成为一种习惯。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理性的数学问题,而数学活动中也并未存在纯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因此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或生活中均需展开适当的转化,而教师为引导学生以更为良好的状态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则应促使学生具备强表证意识。强表征意识主要可分为如下两方面,为培育表征习惯意识,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可借助动手绘制示意图,或积极展开思考等方式获取问题答案如以相遇问题为例若问题情境为相对而行,学生则可面对面演绎情景,促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可养成即刻表征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实现学生表征习惯的培养。为表征能力意识的渗透。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数学表征能力二者成正比例。据相关数据指出,若学生数学能力较强,则表征能力水平较高,若学生数学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则学生数学表征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表征数学信息加以重视,推动数学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还应重视适宜教学环境的创设,设计任务驱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实现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课堂中可有目的的设计相应教学活动。教师可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表征能力,比如教师可设计问题情景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知识直接地向学生传授,学生针对问题答案可直接获得,自身对于问题的探究兴趣将会得以削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难以形成深层次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创设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时,便可将某地区今年11月份的天气情况向学生展现,引导学生展开整理数据活动。教师在浏览学生作品时发现,学生所给出的作品均具备较高质量。由于时间充足,且要求清晰,学生表征出多种统计方式,比如部分同学使用线段图方式展现,有的同学借助列表格的方式展现。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导入条形统计图内容,且可为学生对统计方法间的区别、联系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重视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的培养,此也为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借助强化数学表征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方式提高学生表征能力,借此还可有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阮丽华.有的放矢,展现思维——核心素养下学生数学表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教育(文摘版):00310-00310.

[2]汪路霞,洪亮.小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000(024):6-8.

[3]祁国敏.借助多元表征提高小学生数学理解力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2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