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空间

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

图示表征视角开展结构化教学的路径分析(周蓉)

小学数学多元表征教学实践研究

周蓉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 江苏 常州 213161

摘要:在小数数学教学中,多元表征教学受到教师广泛的关注。数学表征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情况。因此,教师应重视多元表征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和特点,合理运用数学表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小学实践教学出发,对多元表征教学实践展开探究,希望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表征;数学表征;教学实践

前言:

小学数学多元表征是数学表征能力的多样性体现,有效的数学表征可以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再次处理加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简单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多元表征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知识高效的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明确不同知识之间的串联关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数学表征的作用和特点

数学表征是用某种表达形式,如:语言、图形、符号、情景等将数学知识重新加工在呈现出来,即是一种表达形式,也是一种过程,对于数学知识概念、数量关系、内外在联系等具有较大帮助,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启迪学生思考,对数学知识形成独特见解;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观点,促进学生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形成知识体系,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表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科专一的特点。数学表征是以数学学科为基础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加工的,比如用图形表示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数等,而不能将生物表征直接用在数学学科上。第二,不可区分的特点。数学表征的主要内容是数学知识,两者密不可分,单独分开会失去数学表征的意义。第三,多样化的特点。一个数学知识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本身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这为应用多元表征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二、小学数学多元表征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数学多元表征,构建多元化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限于数学概念、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还包括数学思维、数感、命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数学知识,如:利用文字、图形、符号、情景等,让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用最有效的教学表征,强化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因此,教师通过数学多元表征,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增加学生学习体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偶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对偶数概念进行讲解时,可以说“偶数是可以被2整除的数”、“偶数都是2的倍数”,教师利用简单的语言表征,就可以清晰准确的解释偶数的概念。同时,偶数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是数字形式的,如:2、4、6,或者字母和符号表现形式的,如:2a、2N,甚至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如:□□□□□□□□□□□□。这种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是多元表征的直接体现,每一种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每个学生个体思维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表征开展教学讲解,让学生先对教学内容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掌握偶数的概念和内涵,从而再学习过程中,发现偶数的一些特征和规律,如:只要一个数字的个位数是0、2、4、6、8这5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那么这个数肯定是偶数。然后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最有效的数学表征形式,让学生逐渐接受并掌握运用这种形式的表征进行学习和运用,进而做到知识提炼、补充,帮助学生构建多元数学知识体系,寻找数学知识的可循规律,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通过数学多元表征,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数学多元表征,快速找到知识本质,通过有效的整合和加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消化记忆知识[2]。因此,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快速找到行之有效的多元表征,筛选出最有效的表现方式加强学生理解与记忆,成为了所有教师共同关注的重点。所以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努力开展多元表征教学活动,并从中找到最有效的表征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分数”相关知识时,“分饼”的很经典的教学方法,也是很好的利用的图形表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不同的图形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多元数学表征,通过多种知识输出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知。如:教师可以采用涂色法表示图形比例关系,先在板书上画出4个圆形,然后将其中2个进行涂色,然后向学生提问:涂色的圆形有几个?总共有几个圆形?涂色的圆形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如,教师可以应用操作表征,进行分数知识的讲解,如:教师拿出一个圆柱形透明水杯,然后按照容量平均标出4个标记,然后向水杯中注水,当水杯中的水达到第一个标记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问:水杯中的水,占水杯总容量的几分之几?同样都是对分数知识展开课堂教学,但是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充分体现了数学表征的多元化,以及同一知识可以用不同数学表征进行展示。这样开着多元表征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表征内容中,快速理解所学知识。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将各个数学表征进行有效关联和转化,比如,将图形表征向数字表征进行转化,2个涂色圆形占总圆形的2/4,也就是一半,而一半等于1/2,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可以直观发现问题,还有思考的过程,进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三)通过数学多元表征,培养学生思维和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动力。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动手和思考,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3]

例如,小学数学分数练习题中,经常会遇见这样的题型:有一盘苹果,第一次拿走了2/9个苹果,第二次拿着了1/6个苹果,还剩11个苹果,请问原来有多少个苹果?教师在讲解这样的题型时,可以使用图形表征直接画出苹果比较困难,那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转化,比如将问题中的苹果模拟成图形分割;或者引导学生利用数字表征列出解题公式1-2/9-1/6=11/18,11÷11/18=18,或2/9x+1/6x+11=x,然后通过计算得出x=18。通过这样解题,利用多元表征将问题进行转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每种解题过程中不同的思考过程,进而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解题的数学表征方式,实现快速解题的目的。同时,利用多元表征讲解练习题,还可以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增加学生感受,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减少学生对练习题的恐惧,增加学生解题信心,并通过对比不同数学表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因此,这样开展数学多元表征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多元数学表征的应用方法,充分发挥数学表征的作用,这样才能通过多元数学表征,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数学知识、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思维和兴趣,让学生在多元表征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实现利用多元表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洋.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9(02):28-29.

[2]钱岑.发挥数学多元表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探究[J].成才之路2019(19):58.

[3]孙雪梅.数学多元表征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妙用[J].小学数学教师2018(1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