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空间

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

《教育常识》的导读记录

导读概要

  

该书一共六大章节,六类常识。第一章,人性常识。教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从人性谈起,天经地义。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哪怕它们来自同一棵树;没有两粒相同的傻子,哪怕它们出自同一片海滩。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哪怕他们是双胞胎,我们依然能够辨别出两人的诸多差异。造物主的其妙就在于此:让每一个受造物都呈现出自己的个性,都在这个宇宙空间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人与人之间可以无限地走近,但永远不可能成为对方,成为对方的距离是无限的。书中告诉我们:人的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教育的终点。始终保持着未完成的状态,总是带着已成的可能性,走向新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不管怎样重要和必要,它都只是一种储备,只是真正的教育过程的一种不完美的开端。这种教育只有在成人中进行时,才能体现它的全部意义和发挥它的全部潜能。教育初始阶段,引领学生生命成长、价值追求应该是核心。

接下来的五章都与教育有关,分别是理想常识: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过程常识:懂教育过程,才是懂教育;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和活化;学生常识:教育最需要的常识;教师常识:做享受职业尊严和欢乐的创造者;教学常识:既是艺术,也是艺术。边读边思,感悟颇多,简述两点:

第一,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现实中,我们大致可以找到这样三类老师:第一类,心中无学生。教师目中无人,目中只有知识

和目标。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第二类,心中有学生,但是抽象的学生。知道道理,但对于学生具体的需要、特殊困难和障碍、不同的个性,并不知晓,学生只是心中抽象的符号。第三类,心中有学生,而且是具体的学生。对于所教学生的个性,已有的积累,面对新知识可能的障碍等,教师都有先知式的通晓和预测。无疑,我们教师要努力成为第三类,如何做?五步法。

第一步:了解学生已经有了什么?(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已经有什么兴趣和需要,情感与态度,知识和技能,方法和习惯,以及已经掌握了什么思维方式等。)

第二步:发现学生还缺什么?(教学开放后,学生互动对话频度变大,但普遍缺失在于学生彼此之间倾听不够:既缺少相互倾听的意识,更缺少倾听的能力和习惯。可以采取的方式:让学生复述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对同学的发言加以评价比较;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把同学的问题和观点记下来。这种训练的目的:学生缺什么,教学中就补什么。)

第三步:研究学生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针对当堂的教学内容,教师预先设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具体困难、障碍及其症结:哪些是他们理解上有困难,困难在哪里?为什么有困难?找到学生生长点。)

第四步:寻找学生的差异是什么?(同一教学内容,同一课堂,学生肯定存在差异,我们要把握住差异,变成有效的课堂资源。)

第五步:追问学情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过程的关系是什么?(不要把研究学生和教学设计割裂开,变成毫不相关的两张皮。)

第二,当我们把握不住自己的课是否是好课时,不妨用叶澜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五个实”自我叩问: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1)扎实——有意义的课。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相比,是不是不一样了?我们需要问自己:当学生走出课堂,是

否活了课前不知道的知识?是否提升了哪一项技能?是否获得了新的学习方式?是否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思考?如

果学生走出与走进几乎一模一样,即使再热闹,再欢声笑语,也是没有意义,不扎实的课堂。

(2)充实——有效率的课。从过程看,面向全体学生;从结果看,是部分学生进步了,还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变化发展。

(3)丰实——有生成的课。在课外预设之外,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生成更多的知识、情感、能力和方法等。这是对教师综合素养能力、尤其是捕捉生成、利用资源能力的考验。

(4)平实——常态下的课。公开课,犹如下馆子,豪华奢侈,往往是用来让听课的人围观和品味的;我们每天的课堂就是家常菜,普通自然,真实朴素,是为学生而上的。

(5)真实——有缺憾的课。十全十美的课堂可能只是我们的希望,同样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不是弄虚作假,课堂一定会有遗憾,也正如教师的发展永远能找到完善的空间。

感悟启发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何为教育常识?我想应该就是教育者不能不知的,有关教育的道理和知识吧。本自以为,十几年的教龄,教育常识聊熟于心,运用自如。读毕,不禁汗颜:自己有些迷之自信。于是,再读第二遍,深刻地感受到: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往往会因为走得太快二对常识遗忘、违背,甚至扭曲。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更需要运用和创生。常识不是被动地给予,而是主动的建构。唯有如此,教育常识才会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