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空间

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

场景式建构:由“象”到“意”的传统文化探究新路径


题目

场景式建构:”的传统文化探究新路径

作者

孟亦萍

发表获奖情况

《江苏教学与研究》

论文正文

摘  要:中华“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但谈到其具体的文化内涵或象征意义,似乎离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距离又有些遥远。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到“立德树人”,让独特的“文化意象”真正融入当代儿童的血液和骨髓中,实现由“象”到“意”的文化认同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借助“场景式”建构的方式实现由“象”到“意”的转化,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初步的理性认识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场景式建构  传统文化  意象

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有一个漫长的积淀和传承过程,在此过程中,它的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不断被凸显,并最终成为文化传统的基石。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正是通过不断重温传统传统,使得这些精神和价值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精神构成的一部分,也使得整个文化得以薪火相传。“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意”指审美主体的意识、心志、情义、旨趣等心理内涵,表现于艺术作品,则指其思想含义情理内容、精神境界。“象”来自于物,又不是单纯的物,它是从具体的形象概括而来,不仅成为形象与想象的共名,而且积淀了具象思维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意象”这一概念,原本就是中华文化的特有产物。

中华“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习俗、寓言故事、文艺作品中,慢慢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如太阳、月亮、泰山、长江黄河、松竹梅……这些普通却又独特的“文化意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古至今生命盎然。但谈到其具体的文化内涵或象征意义,似乎离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距离又有些遥远。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到“立德树人”,让独特的“文化意象”真正融入当代儿童的血液和骨髓中,实现由“象”到“意”的文化认同,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变革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立足“文化意象”,借助“场景式”建构的方式实现由“象”到“意”的转化,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初步的理性认识有积极作用。

一、创设真实生活场景,促进人格养成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小学阶段,着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理性认识,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性和能力导向。这一提法启发我们: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从简单的“文化意象”知识点出发,让学生停留于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而是要尊重儿童独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开展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活动,通过真实的“活动场景”,将“文化意象”融入到成长性的理想人格养成和精神建构中,逐渐凝聚成自己独有的精神底色。

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梳理出了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几类意象,针对不同的意象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一是动物类,比如“龙凤”“喜鹊”“鹤”“马”等意象,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这些动物,说一说和这些动物有关的成语或俗语,讲一讲相关的传说故事,找一找相关的图案、服饰。二是植物类,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兰花”“杨柳”“花中十二客”等意象,可以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这些植物,了解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和评价,吟诵和它们有关的诗句。三是数字类,比如“三”“六”“八”“九”等意象,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带有这些数字的成语或俗语,看看有什么特点;可以研究不同地区还有什么不同的说法。四是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类,比如“长江”“黄河”“长城”“运河”“泰山”等,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图片、诗文,甚至可以设计一次到实地游览的行程,亲身感受其特有的文化。五是自然万物类,比如“太阳”“月亮”“牛郎织女星”等,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的神话和诗歌读一读,感受其形象特点。六是实物类,比如“文房四宝”“金玉”“花灯”等,可以让学生亲手做一做、玩一玩,感受其意蕴和趣味。七是颜色类,比如“黄色”“红色”等,可以让学生在回忆自己成长经历中研究其特殊意义。八是食品类,比如“糕粽”“汤圆”等,可以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了解这些传统食品传达的美好祝愿,探寻其制作工艺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创新……

月亮作为中华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意象之一,被赋予了丰富深邃的象征意义,从其自然属性而始,再经过长期文化积淀而成,以充沛的感染力和充足的表现力最能引起中华儿女的情感共鸣。为了引导学生感受 “月亮”这一文化意象,我们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开展“我与中国的月亮”系列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寻找古诗中的月亮”,孩子们和小伙伴一起研究月亮诗,通过吟诵古诗,查找背景故事,感受古代诗人笔下不同的月亮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祝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月亮诗的研究奠定了情感的基础,随后开展第二个活动“走进生活中的月亮”,让孩子们在每个宁静的夜晚,观察夜空中月亮,感受它阴晴圆缺的奇妙变化;和家人在皎洁的月光下来一场月亮赛诗会,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会明白古人为什么总是这样望月而感,对月抒怀,月亮渐渐成了思乡忆人的代名词;还可以让学生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全家团聚的时候和家人在明月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聊家常,既温情又浪漫就会明白为什么古人把月亮看成是团圆的象征,因为它总能激起游子对亲人、对家乡无边的思念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领会月是夜的灵魂,是中国人精神家园。这样的学习,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自己经历体验、发现的过程,让他们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古人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月的文化呢?”在第三个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比较研究、查阅资料,发现、整理并提炼出以下原因。一是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而且中国民间早就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二是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三是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四是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学生就这样不断的体验、实践、探究和发现中受到鼓舞,产生对“文化意象”的亲近感。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这些“文化意象”的精髓自然融入到儿童成长性的理想人格养成和精神建构中

    二、建构特定文化场景,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战略愿景是以中华民族传承不断的历史文明为积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其旨归,有着极为深刻的中华文化的底蕴。如何让学生在对“文化意象”的深刻理解中逐步树立“文化自信”,值得探讨。可以选择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可感受到的文化意象,整合多种文化形态,包括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中华智慧与创造、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元素,组成传统与现代、学生与文化相互联系的特定文化场景,引导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学习、活动、体验、实践、探究,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对身边文化意象由“象”到“意”的探究兴趣,不断提升文化自信。

如“红色”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既醒目,又喜庆,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化意象。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聚焦不同“文化场景”中的红色,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寻访探究活动他们走进周边的古镇、工艺品店,在民间工艺品中寻找“红色”,比如刻纸、剪纸作品大都用红色的纸,让学生认识到红色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到生活中经历的婚礼、庆典中寻找“红色”,比如红礼服、红地毯、红灯笼、红鞭炮、红蜡烛,这些红色又代表着人们对新娘新郎生活美满、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美好祝愿,预示着喜庆之意。他们到网上搜索了解我们的祖先一生中要使用的红色元素,比如红肚兜、红腰带、红喜字,这些红色物品代表人们希望亲人能够一生平安幸福,他们到生活中寻找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红色记忆,比如小时候满月时外婆买的红手链,上小学时佩戴的红领巾,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时面向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过年时奶奶送的大红包,让孩子们感受到红色还代表一个家族中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与祝福,红色更提醒他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到古诗、词语、歌曲中寻找“红色”,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万紫千红”“满面红光”,感受红色象征着蓬勃的生命与活力……学不同的“文化场景”中寻访、调查、探究,激发儿童对红色意象的兴趣,唤醒孩子对红色意象的情感,了解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和吉祥,了解中国人对红色的情有独钟,了解中国红的文化意味。

这样的“场景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没有说教,不是告知,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做一做”等乐于接受的文化活动中,梳理探究,豁然开朗,认识“文化意象”内涵,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创生多元开放场景,强化文化创新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相结合”,强调“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是与时俱进,不断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不仅指其自我生成过程中的多民族、多元多样态文化的融合,而且指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中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因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的不是文化复古主义者,而是有着“世界眼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传统优秀文化传人。一个开放而富有生机的文化是能够倾听“他者”声音的。在各国文化被卷入多元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只有具备世界性的发展眼光以及以海纳百川与谦虚谨慎的胸襟去包容以及被包容,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

“文化意象”的内涵与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会在不同时代的人心中不断变化、发展、创造。在引导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意象”的同时,需要营造多元开放的场景,启发学生对其进行反思与批判,重建与创新。

我们引导学生梳理和比较中西方的文化意象,发现它们之间居然有很多共同之处,只是这些共同的文化意象的意蕴却不尽相同。比如研究原始人类的鸟类崇拜及其相应的文化意象中的乌鸦,孩子们阅读中西方故事《诺亚方舟》《希腊神话》《伊索寓言》《乌鸦反哺》,阅读成语和典故“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开口,凶多吉少”,朗读古诗词“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梁园日暮乱飞鸦”,观看纪录片《走遍世界》,研究股票市场高位、地位运行的表现形式。他们发现,在西方,乌鸦曾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化身是勇猛无畏的象征,但在现代文化中, 乌鸦也被赋予不吉祥的象征意义还被引申到了股票市场当股价运行到相对高位时如果连续出现了三条阴线, 便有可能形成俗称三只黑乌鸦K线组合;而在中国乌鸦是胜利的象征,还比喻人子的孝思,但现代社会, 人们对乌鸦有着深刻的偏见,被看作是不祥之物和不吉利的象征。

再比如研究中西方的数字文化时,孩子们分别走进社区楼道、宾馆电梯,寻找楼层数字设置的规律;来到交管所走访,了解购车族们喜欢什么数字的汽车牌照;走进购物中心、大型超市,探访商家、店主标注货物价格的秘密;通过QQ、微信或邮件,向在国外留学、工作的亲朋好友询问当地居民对数字使用又怎样的喜好或习俗?经过不同形式的调查了解,他们总结出“869”等一些特定的数字在中国文化里面有吉利的意思,“4”是不吉利的数字;而在西方文化里面,“13”是不吉利的数字。

“太阳”,是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的文化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意象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吟唱4000多年前人们创作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让学生感受太阳给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带来的光明、温暖和力量,感受人们对太阳的崇拜。然后让儿童研究古诗、现代诗歌中的“太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感受朝阳代表着乐观、希望;“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中的夕阳预示着悲观和失落。接着启发儿童把中国的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和西方诸多的神话故事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他们在比年后较和研究中自我发现: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但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人敢于挑战太阳神,比如夸父,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虽然他最终累死了。但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比如后羿,因为太阳太多就去射太阳,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我们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我们就是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的我们遗传基因,这是中华民族屹立至今的重要原因。西方神话中太阳就只是权威和力量的象征。精选的远古歌谣、神话传说、古代诗歌作为资源,充分调动了儿童的已有认知,唤醒了儿童对太阳意象的丰富感受,激发了儿童从象到意的探究兴趣。对于孩子们来说,使他们对“太阳”这一意象生发了创新性理解,说到“太阳”,他们想到的就是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就是激励他们勇于向困难和挫折说“不”的胆魄和勇气。这样的“开放场景”触发着儿童的内心世界,“太阳”这个文化意象的内涵进一步得到提炼和升华,它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看到“太阳”就会想到中国人倔强的不服输精神。在新的发展时代,“太阳”意象将鼓舞更多的中华儿女,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像祖先一样坚强,一样勇往直前。

 可以说,“场景式”建构设计体现民主、开放、活动、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多种文化形态整合的场景,把传统与当代、文化与学生联系起来,形成特定的中华文化场,不仅鲜活、生动、丰富,而且充满了古今对话和心灵的碰撞,极富有张力,具有很好的生成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场景容易激发儿童对“文化意象”的学习兴趣,激发儿童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儿童通过这样文化场的熏陶感染,在文化场景中积极地体验探究,自觉不自觉地将各门学科、各种场合学习到的“文化意象”等传统文化统整建构,逐步形成丰厚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底蕴,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这样的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活的学习。

应该感谢的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能够站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用灿烂的文化去滋养子孙后代,让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世世代代昂起首来,骄傲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