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综合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课题列表 > 教育科研 > 综合课题 > 小学体育基础力量训练模式的实践研究 > 课题成果

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分校举重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来源:原创  发布人:李平  发布时间:2019-02-27  浏览次数:

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分校举重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一、学校简介:创想生活 童心无界

 

 

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分校,原名周家巷小学,建于1911年,现隶属于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以“办一所扎根田野的星河学校”为办学愿景,以“学会改变”为校训,以“从游从优”为师生文化,从“家巷”走向“星河”。

学校现有6个年级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91人。全校有69名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总数的100%,五级梯队教师占总数的30%。

集团组建以来, 星小分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了明显成效。任韧、俞秋亚、许英、朱玲等多位教师成长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区市五级梯队教师,学校骨干教师的比例由原来的13%增长到30%;有近20位教师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其中孙晔隽获得江苏省杏坛杯小学语文评优课一等奖;教师发表论文15篇,近60篇论文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星河分校教师团队,正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展现出璀璨的“星河力量”。

学校以“科技与体育”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品学兼优、文武双全的学生。拥有一支敬业爱岗、专业素质强、热爱体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着力打造举重、绳毽、足球、田径等传统特色项目,新学期又新增了轮滑、曲棍球等项目,并围绕项目举行特色体育文化活动。

学校于2016年被评为“常州市举重特色学校”,并于2017年10月份成功举办了“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邀请奥运冠军走进校园开展励志演讲,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学校“哑铃操”队两次受邀参加全国大型比赛活动开幕式表演,孩子们出色的表现给各界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将以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创想”文化为根,依托集团化管理和运行,努力实现:优质管理、优质师资、优质课程的融合和创生,努力办一所具有人人具有大胸怀、宽视野、好奇心、创造力的扎根田野的星河学校。

 

二、组织机构

 

姓    名

性   别

部   门   及   职   务

小  组  职  务

庄惠芬

校  长

组长

任  韧

副校长(校区负责人)

副组长

李  平

体育教研组长

副组长

鲁  犇

体育教练

组员

邵震伟

课程中心副主任

组员

贺  欣

服务中心副主任

组员

丁  杰

体育教师

组员

王燕飞

体育教师

组员

蒋艾霖

体育教师

组员

 

三、实施方案

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增重积力开始

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分校前身武进区周家巷小学,地处武进湖塘城区与城西工业园区交界处,四周逐渐林立起新建居民小区,学生多为学校周边四个社区的施教区儿童。

学校启动了“增重积力”项目,组织学生进行讲科学、有计划、有层次的“基础力量训练”,把基础性力量训练渗透到学校生活中,在大课间、体育课、常规活动中做到教学要素的“组合”,学习资源的“整合”,学生素质发展的“融合”,通过“增加一点重量,积聚更多力量”,来逐步提升师生的体质。

(一)、项目产生背景:

十五年前“夏令营上的较量”,就已经很清楚地利用中国独生子与日本孩子的体能对比,告诉国人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太差了。十五年过去,儿童身体素养发展的现实仍旧不容乐观。我们提出“增重积力”项目,是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量:

  1. 力量训练是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基础。人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力量,力量是人体素质的核心部分。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策略的力量训练,可以为其他方面的身体素质(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更为儿童的终身健康奠定不可替代的基础。

  2. 力量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必然。目前,大部分基础教育的体育教育,均注重技能与技巧的普及,力量训练往往成为专业体育学校的专业。一方面忽略了儿童的力量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忽略了力量训练对于其他项目的促进作用。所以,力量训练在体育工作中的渗透与融合,是学校体育发展到一定时代的必须与必然。

  3. 力量训练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必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不重视体育、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无疑于是无本之木。我们必须通过力量训练,事半功倍地提升儿童的健康,并在训练过程中养成儿童的顽强意志、拼搏精神、阳光态度,这些都将以“非智力因素”提升教育质量。

    (二)、项目需要解决问题:

    1.基础性力量训练项目的设计:加强顶层设计,既有力量训练文化的熏陶,又有力量训练专业榜样的引领;既有课内力量的集中练习,又有分班活动时的力量运用;既有校内力量训练的体系,又有校外力量的交流与推广。使学生掌握力量训练的技能,养成力量训练的自觉习惯,并自动地把自己掌握的力量训练惠及家庭朋友。

    2.基础性力量训练时间的安排:充分利用好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合理安排,既定好固定的集体力量训练时间,也交给各班以灵动的单独训练时间。并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力量训练考核。

    3.基础性力量训练指导的落实:力量训练不仅需要量的增加,更需要科学的指导。我们从“专业指导”到“非专业指导”,形成全校师生都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力量训练,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三)、项目预定的目标

  4. 通过“增重积力”的基础力量训练,提升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身体机能。这是该项目最根本的目标。

  5. 通过“增重积力”项目的实施与研究,探索小学阶段基础力量训练特征要素、开发途径方式,寻找力量训练与小学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在契合规律,形成对基础力量训练开发的思路、框架和基本内容,整体构建小学力量训练的校本体育课程体系。

  6. 通过“增重积力”项目的实施与研究,形成“力量、科学、有序、丰富、开放”的体育课程文化,使师生得到充分发展。

  7. 通过“增重积力”项目的实施与研究,形成具有星河特色的学校文化特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树立星河教育品牌。

    (四)、项目创新点:

    1.体质提升训练方式的创新:一般学校的力量训练都是专业学校进行的,相对集中、强度较大、针对性强。而我们学校想做的力量训练是想把力量训练化整为零,渗透到“课程、课堂、课题”中,有计划、有序列地推进。使星河分校的孩子,通过在校六年的学习,显示出比其他学校学生更强的优质、更阳光的精神、更自信的内心。

    2.体质提升教育内容的创新:既有力量训练文化的熏陶,又有力量训练专业榜样的引领;既有课内力量的集中练习,又有分班活动时的力量运用;既有校内力量训练的体系,又有校外力量的交流与推广。使学生掌握力量训练的技能,养成力量训练的自觉习惯,并自动地把自己掌握的力量训练惠及家庭朋友。

    (五)、项目改革主要内容:

  8. 力量训练基础设施:切实立足学生需求,有侧重地增加项目投资,逐年增加力量训练的设施设备。在专家指导下,要确保设备科学、正确、有效使用,可以为提高师生体能充分发挥作用。

  9. 力量训练人才队伍:在班级不增加的情况下,也要增加体育教师,重视体育课程,重视体育教师的力量训练技能,重视全体教师的力量训练理念和健康理念,全面提升星河分校教师的体育观念与力量训练指导水平。

  10. 力量训练课程改革:已经启动的“1+X”课程改革正常进行,并不断推进。在现有分段课程与大课间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力量训练的种类、强度,制订出科学可行的力量训练计划。让不同的儿童得到不同的训练,呈现出不同的发展,但同样健康有力量。

  11. 力量训练社会辐射:尝试面向社会、社区开放力量训练场馆,让更多人享受到力量训练的好处,把力量训练理念向更多百姓推广,从提升儿童身体素养升级为“提升国民身体素养”。

    (六)、项目优势:

  12. 有成绩优良的举重项目传统。

    学校以举重为特色项目,推进整个体育工作。学校连续三年承办武进区青少年举重比赛,一年承办常州市举重比赛。连续三年为“常州市团体第一名”“武进区团体第一名”。比赛成绩优异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武进体少、常州体校输送了一大批运动员。而这些运动员的运动精神,运动理念也影响了全校师生,改变了全校师生。

  13. 有基础扎实的力量训练场馆。

    两年前,学校就设立近600平米的举重训练馆,投入专项经费配备相关设施设备;此外,还有300米跑道的操场一面,200米跑道的操场一面。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每个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都会发一个“力量包”,用于做力量操,使每个儿童都有锻炼力量的器具。

  14. 有内外团结的力量训练队伍。

       一方面,校内,我们集团的庄惠芬校长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是搞科研的一把好手,而学校除了两位专业队出身的体育教师外,还特聘了两位举重专项教练,长期在我校进行力量训练指导。

    另一方面,武进区雪堰小学、李公仆小学、深圳黄麻布学校、海南屯昌教育局等单位先后到我校参观学习,互相切磋力量训练方法,让力量训练惠及更多学生。而国家体育总局举重部钱光鉴部长三次在常州体育局领导陪同下来到星河分校,进行指导工作,给予我们大量支持。我们也与市少体校进行合作,创造了更有利于学生的条件与机会。

  15. 有高瞻远瞩的力量训练蓝图。

    星河分校正投入1.5亿,进行学校扩建,校园面积将由原来的43亩变成85亩。在设计新校园的时候,我们着重考虑了“两馆两场”——举重馆与体育馆,操场与运动场,旨在为学生创造更优沃的力量训练条件,让更多孩子可以享受健康、拥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