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数学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课题列表 > 教育科研 > 数学课题 > 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 课题论文

巧用思维导图,丰盈思维羽翼

来源:原创  发布人:唐琦  发布时间:2019-05-21  浏览次数:

巧用思维导图,丰盈思维羽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策略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 毕可洁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思维传授、碰撞与激发的过程,而思维认知能力的拓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开发学生思维、调动左右脑运作能力的工具,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中概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与内涵,并且从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教学对策等多个方面入手,探究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课堂;小学;思维认知能力

一、思维导图概念界定及内涵简介

思维导图20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伯赞所提出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放射结构,视觉化、形象化的图示方式展现认知结构。思维导图主要是由主题、节点连线图像色彩等多个部分组成,能够从多个维度入手表达、反映组织相关领域知识的网络结构图,突出思维的过程。因此,思维导图能够较为直观全面地反映大脑思维过程,具有个性化、自主性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思维导图的主题一般位于导图的中央位置;其次,主题所涉及的主干内容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树形结构状分布;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形或者是关键词构成,并放置在分支之上;各个分支形成了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最后,为了对不同级别内容进行差异性的区分,经常会选择不同的颜色。

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种图文并重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的左右脑都能够得到充分深入的利用,进一步开发大脑的潜能,降低学习思考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其与概念图之间的区别。其中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主要为了凸显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突出了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思维导图理清的是思维发展的总体脉络,展现了人们对于问题思考的整个过程。因此,思维导图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小学数学课堂上得到了灵活广泛的利用。

二、基于形象思维,探析思维导图的课堂优势

小学生思维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对于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理解水平上可能不具备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等多个方面的优势,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小学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为提高教学效果寻找新的途径。

(一)引发头脑风暴,内化迁移

头脑风暴指的是对学生智慧的激发,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或者是领域进行创新与改善,从而实现思维上的不断拓展。而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有效思维工具,这种工具能够加强对信息资料的灵活筛选、优化与记忆等各项工作。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般会根据相应的逻辑结构,围绕学习的主题来构建明确知识点,并且通过关键词、连线来呈现有序的数学知识,激发其在学习过程中的灵感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概念的创新理解,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种四边形,因此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繁琐性,很多小学生在接触这些知识时会陷入茫然,无法顺利认清每一个图形。引导学生辨析能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列举比较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理解不同多边形概念与联系。这种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避免出现多边形学习与认知过程中的混淆现象,实现知识的深入内化。

(二)助力小组合作,体验成功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同时还能实现不同思维认知之间的充分共享,让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共同学习的小组,采取合作式的方式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贡献出自己的思维,更加全面系统地概括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群体成员的力量;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思维制作出单独的思维导图,进行小组之间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思维上存在的缺陷,从而清楚自己目前的认知水平,单独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完善,也让自己的思维发展能够更加完整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信心与效率。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教学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不仅要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特征,同时还应该把握两者之间的交叉知识点。因此,学生在学习与理解知识点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法,让学生分别列举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系统的思维导图,列举其概念、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随后再让小组成员互相指出思维导图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且一起完善思维导图,也通过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上的实践能力与问题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加强师生对话,引导反思

在通过思维导图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导图的制作与运用能够为教师、学生创设一个思维交流共同的良好环境,使得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能够共同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在构建完整知识网络、深化认知理解上存在的困难,根据相应的阶段设计思维导图制作与运用的方法:在课前,教师、学生可以分别构建设计思维导图,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性事先对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关系进行梳理与理解;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与利用,在加强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明确知识理解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自己复习课程、总结学习内容,及时跟进了解学生的整体学情。

例如在认识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后,可以让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学情与思维,设计制作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列举出的不同类型;这时教师再将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列举出来,学生自己比对分析,列举自己在思维认知上存在着哪些不足。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抒发看法、拓展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反思其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性地对思维导图进行整改与完善。

三、适时插入,嵌入课堂环节

思维导图的运用应该把握恰当的时机,这样才能发挥导图运用的良好效果,快速地捕捉学生脑中的思维想法,将混乱无序的思维整理成有序的形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导入阶段、交流阶段、小结阶段这三个阶段入手,将思维导图灵活融入到教学之中。

(一)导入阶段,搭脚手架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创设衔接新旧知识的关键点,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其能够主动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在导入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思维有待开发的特征,因此初期导入的思维导图不应过于复杂,而是应该尽可能保证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兴趣,发挥思维触发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举不同类型的角。列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画角的步骤与方法逐一进行展示,让学生对于角有一个深入的认知。随后,教师再让学生灵活开动自己的思维认知,提出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一起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先以“角”主题,随后再连线角的基本构成。学生通过前期的观察与整理,提出角由边和顶点这两个部分组成。这时教师又列举了不同类型的线,包括直线、线段射线等,学生在列举同时,思考角是由哪种线条构成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钝角、锐角平角周角等不同的类型,展示的基础上,学生整理成相应的思维导图,对角的不同类型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初步导入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于重视强调概念与复杂的知识点,这样反而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自己总结猜想角的不同类型、相应特点。

(二)交流阶段,记录过程

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与想法交流,在此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发挥呈现与交流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维的充分发展。另外,教师应该详细记录下思维导图交流、教学的整个过程,注重学情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深入全面的认知,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引子,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分别列举设计长方形与正方形学习思考的思维导图。在构建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哪些基础性的概念?”学生纷纷指出:“周长面积多个方面的内容。这时,教师让学生先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关键知识点,分别列举出长方形具有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平行、对角线相等等特征;正方形则具有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等特征,随后教师再让学生列举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在周长与面积计算上的方式,并且结合两种图形的思维导图,找到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与区别。这种交流与沟通,不仅能让学生跟上课堂教学的整体节奏,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三)小结阶段,完善体系

思维导图能够将数学知识较为完整全面地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简化了教学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快速转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展示与运用,便于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为学生后期的随时学习提供便利。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发展,对原有的思维导图进行不断的完善,及时补充自己在认知结构上存在的不足。

每一单元的数学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内容,根据自己的思维理解来构建思维导图。例如在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构建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思维导图,随后又根据数认知的不断增多,构建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思维导图,明确了数数和数的加减、读数和写数、的顺序及大小比对等多个方面的概念与思维认知;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以后,学生又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与思维认知的发展情况,构建了更为完整的思维导图。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列举的思维导图回顾不同的知识点、教学的重难点,并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思维导图构建中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列举出来,通过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学情与交流合作,并且给出指导与点拨,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对症下药,发展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能够全面系统地表现各级主题之间的隶属与层级关系,实现了抽象概念与关系的具象化。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模糊的概念、抽象的逻辑关系中整合出教学的重难点,把握对症下药”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知识结构,自主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诸多知识点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与灵活生动的展示,构建较为直观严谨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结构的优化、体系的完善,同时还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发挥教学的最大效果,打破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掀起小学数学教学的头脑风暴。

例如,在执教“运算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把握四则运算、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律、减法的运算定律。这时候如果教师再一一列举举例演练、提问引导课堂巩固等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在认知理解上的困难造成学习上的畏难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运算定律、运算规则进行结构梳理,明确具体详细的思维导图。例如在四则运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一般四则运算,我们会遵守哪些运算规律呢?”学生根据思维的发展回答:“先乘除加减”。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案例,加强对运算规律的灵活运用。这时教师再可以提出问题:如果遇到括号呢?我们运算的次序又发生什么变化呢?”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自主性被进一步调动,对运算定律的掌握与运用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比较易混内容,多元辨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混淆知识点与概念内容,如果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辨析能力,将会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如果采取单纯性的讲授或者是比较的方式不能够突出异同点,也不利于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在结合自己的思维认知的基础上,将不理解或者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区别分析,促进教学重难点的深入讲解与主动认知。

例如,对比分数和百分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别列举出几个分数和百分数,随后教师再让学生画出主题:对比分数与百分数”,分别画出两个框架结构一个为分数”,其中列举分数的概念、表达的含义;一个百分数”,在其中列举出百分数的概念与表达的含义。另外,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理论概念入手,还可以让学生从实际案例入手,将分数与百分数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结构知识点的具体比对。有学生就列举出了:某个班有男生20女生20,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二分之一;某个班有男生20女生20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50%。通过导图的利用,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从具体的数到概念认知,再到实际利用、比对分析的发展,学习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延伸课堂外延,升华意识

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在利用导入、开展教学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与强化,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和处理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自我创新与丰富联想,新旧知识、课外知识能够连贯在一起,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

例如在“统计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以学生喜欢什么运动项目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统计每个人喜欢的统计项目,制作一个统计图。很多学生在学习统计图知识点的基础上,分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不同统计图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问题:不同的统计图中,看到了图形的哪些特点?学习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后,学生对于统计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知。这时教师再提供拓展认知的机遇,让学生自己结合所学、所想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整理成思维导图,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

数学是一门具有极强系统性、思维性与逻辑性的课程,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造成思维较为直观、理解能力有所局限的小学生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加深数学知识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掌握知识逻辑结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对思维导图运用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导图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认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琳.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J].教育观察,2017(04).

[2]诸红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22).

[3]曹靖.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4]赵春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

[5]修焕然.以图导教以图导学——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西藏教育,2016(10).

[6]李梦琼.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数学单元复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7]张艳.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34).